close
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舊稱「龜亞角」,原是排灣族「龜亞角」社的原住民部落。日治時代 引進熱帶植物計513種,戰後由省林業試驗所恆春分所經營,稱為「墾丁熱帶植物園」。1968年成立「墾丁森林遊樂區」,後改名「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」。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海拔約230-300公尺,面積共435公頃,占墾丁國家公園陸地總面積2.5%,目前已開發76公頃。
全區遍佈隆起珊瑚礁岩;植物共有1,200多種,分為椰子、油脂、橡膠、藥用、熱帶果樹等區,共有17處遊覽據點,其中以銀葉板根、仙洞、觀海樓、垂榕谷等較為出名。在仙洞、銀龍洞等天然石灰岩洞內,有各種石鐘乳及石筍,都是地下水中所溶蝕的碳酸鈣成份凝聚形成,成長緩慢,十分珍貴。
參考資訊:http://www.ktnp.gov.tw/cht/topic.aspx
一大早入園,樹幹上一大堆攀木蜥蜴,阿朋拍完照後,可都有把這些小傢伙放回原處喔!
放回的小傢伙,依舊不動如山的做牠的日光浴。
入園的第一處景點
園區內特有的警示牌
台灣少見的鐘乳石---石筍
望海台---右上方處的巴士海峽
園區處處的珊瑚礁岩地貌
此次最大的遺憾,就是『仙洞』、『觀海樓』、『銀龍洞』等三處均在維修而無法參觀!
出園後望向藍天大海,心情又逐漸開朗起來。
從園區外廣場,可俯瞰到青蛙石和青年活動中心。
全站熱搜